比暴怒更傷肝的是,忍氣吞聲!?4大穴位助力撒氣!
2021-09-10 18:46瀏覽數:966
怒傷肝
01
《黃帝內經》很早就有“怒則氣上”的觀點,人在火冒三丈時,憤怒的情緒會導致體內的“氣”失去平衡,逆亂出錯,上沖于腦,引起頭暈,目眩,脅脹痛,甚至耳鳴,目赤,昏厥等癥狀,擾亂肝的正常工作。
并且,暴怒還會降低肝的解毒能力,抑制肝分泌膽汁,減少脂肪的消化和吸收,以至于中醫有“生氣如服毒”的說法。
生氣已經這么傷感了,但很多人不知道,還有一種情緒,比生氣暴怒更傷肝,女人的內分泌失調,痛經,乳腺病等等,都和它脫不了干系。
比怒更傷肝的,是忍氣吞聲
02
為什么忍氣吞聲比怒更傷肝?
這一切只因為肝有最重要的一個東西,肝氣。
肝氣,我們可以理解為是肝的精氣與功能,肝氣的特點是激情澎湃,勇猛沖鋒。它喜歡自由自在,盡情釋放,反過來最討厭的就是壓抑,淤堵。
比如一個人有了氣,忍氣吞聲,發泄不出去,那么肝氣也就被堵住了,于是肝郁氣滯。
好像一罐汽水,你不停搖晃,里面的氣就會涌動,但是被蓋子堵死了,于是越積越多,好像要炸鍋。
肝氣堵的時候就是類似的情況,胸口會感覺悶悶地說不出的難受,輕則悶悶不樂,重則抑郁,這樣憋出來危害,比暴怒對肝的影響更大。
很多是“憋”出來的!
03
?、?憋出內分泌失調
女人最怕內分泌失調,內分泌失調會影響女人的排卵,受孕,氣色皮膚等等,都會受其影響。內分泌失調和什么有關呢?主要是卵巢,而卵巢所在的位置——小肚子,正好與肝經交匯。
因此人一旦悶悶不樂,肝氣郁結,卵巢這里的氣血也必然受影響,干擾卵巢功能和內分泌,那么排卵,受孕,經期等等,都跟著遭殃了,痛經,不孕不育什么的也就不足為奇。
?、?憋出乳腺病
乳腺病是困擾當代無數女性的一大癥結,這其中一大部分原因,只怕也是由于女子乳腺的位置,恰巧與肝經遭遇。
乳腺本就是氣血集中的區域,加上現如今,生活節奏快,工作壓力大,女子更容易肝氣郁結,氣滯血瘀。自然很容易導致女子乳房脹痛,乳腺增生,乳腺結節等,包括乳腺癌成為女子第一大癌癥,也不是沒有道理的。
?、?憋出胃病
肝經雖然不過胃,但是別忘了,中醫還有五行理論。
五行中肝木脾土相生相克,一旦肝氣郁結,脾胃功能跟著也就委靡了。好比生氣了人會沒胃口,消化能力變差一樣。
但這也給了我們啟發,有胃病的人,除了艾灸養胃穴外,不妨試試艾灸一些疏肝理氣的穴位。
艾灸,提高消氣能力
04
多數時候,為了維持家庭或者工作的和睦,人們不可能盡情發泄自己的情緒,這樣一來,你的肝經,卵巢,乳腺,就會經常因為肝郁氣滯而受傷。怎么辦呢?
這時就需要艾灸,因為比起其他一些方法,艾灸消氣是最好的選擇之一。
我們看有的人,生氣可以生很久,念念不忘。而有的人前腳生完氣,后面很快就忘記了,沒心沒肺。
所以解鈴還須系鈴人,想要消除肝郁氣滯,核心還是我們自己,你的體質決定了你有沒有豁達的情緒,能不能快速消氣。而艾灸一些特殊穴位,可以幫助我們調節經絡,疏導氣機,長期灸還會使人擁有更加心平氣和的情緒,用來消氣再適合不過。
4個消氣穴,讓你不再“忍氣吞聲”
05
頭頂百會穴
當你的情緒不好,出現頭痛、頭暈、胸悶、失眠等情況時,溫灸頭頂,有助于排氣。
因為頭頂有個百會穴,專門調節人的情志,提神醒腦。
胸口膻中穴
悶悶不樂時,揉一揉胸口,往往會舒服不少,全因為這里有個膻中穴。
膻中也叫“上氣海”,能通達身體內外,調氣寬胸,是調理氣病的要穴。平時工作壓力大、身心疲憊,都可以灸膻中,緩解身心壓力。
小腿足三里
所以經常艾灸足三里,不僅能補益脾胃,還能疏肝消氣,養護肝臟。
足面太沖穴
人生氣之時,太沖這個肝經的原穴便會顯現出一些信號,表現為有溫度或色澤發生變化、壓痛感,對外界更為敏感,甚至其軟組織的張力發生異常。
中醫說氣走肝經,而太沖又是調控肝經氣血的重要,艾灸太沖調節情緒,效果不要太好。